找到相关内容761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了彻诸法实相之《宗镜录》

      《宗镜录》是永明禅师撰著。永明禅师是古佛应现。大慈大悲之愿力,圆明了彻之佛智,无微不至之善导,集菩提道大成之广于《宗镜录》。   相传:国王开千僧大会斋僧,斋僧结束后,国王问永明禅师:今天千僧...一道清虚。识智俱空。名体咸寂。迥无所有。唯一真心。(卷一,2页)。《宗镜》真心根本不动——周圆弥满无间无际。如是则非是色灭为空。实相“森罗万像·即色真空:性德。”点为如来藏性。体即藏心。了本如(寂灭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2741466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问与答——以《万善同归集》为中心

    当中。洋洋百卷《宗镜录》,南怀瑾比之与《大智度论》、《瑜伽师地》、《摩诃止观》和《菩提道次第广》,无论学术思想还是佛法修持,都堪为真正的佛学概论书,是“一部伟大的哲学巨构”。[1]《录》之卷一后半...澄妄之行,岂可因彼而废此。  众所周知,唯心净土的观念,源自《维摩诘所说经》“菩萨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,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”之语[41]。宗门、教下关于净土之,皆本于此。标心为宗的延寿,虽广陈万善众行,...

    聂士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5241492.html
  • 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

    困难与困惑。有鉴于此,太虚大师在《佛法概论》里提出了五乘共法、三乘不共法、大乘不共法的次第;印顺法师的《成佛之道》,也有同样的阐述;法尊法师翻译的《菩提道次第广》里,更明确地提出了由下士道而中士道、...就是僧团的生活规范,出家人大可不必用五年时间去学习戒条。不象现在研究戒律,各宗派都有不同的开遮持犯,律藏中有五分律藏、僧祇律、四分律、说一切有部律,此外,有更多的与疏,弘一大师研究律学二十年,还自谦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541940.html
  • 慧剑闪烁:密乘是非分辨

    的都是法师教师,也只有法师教师才能传法传教,因为庙中的泥菩萨是传不了教的。   因此.从弥勒.甦省一系传到阿底峡、宗喀巴的显宗修道体系《菩提道次第广(略)》,称亲近师长为人道之门;《密宗道次第》称...佛身观宗喀巴《密宗道次第广》中说,判别大乘显密二道的标准,不是发利众菩提心,不是通达诸法实相之正见,不是六度行,不是根器之利钝,不是离欲不离欲,也不是佛果的差别,因为在这些方面大乘显密二道是没有差别的,其...

    多识仁波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2241964.html
  • 札嘎仁波切著:山法宝鬘论(三)

    利根者是指依靠广闻博思而获得定解之人。宗喀巴大师在介绍《菩提道次第》的特性时说道:“证悟一切佛法互不违,所有经论悉皆成教言,容易证得佛陀之密意,深重罪行险隘亦能救。”这其中的意思是说,认识到一切佛法...明确的阐述,可是无视闻思的人将《菩提道次第略论广》弃之一旁,而另外做些念诵、顶礼、转绕的善事,认为这是广大的善法,并想依此来调伏自相续进而获得佛果,这实在是痴心妄想,根本是不可能办到的。如若能够在闻...

    札嘎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3542029.html
  • 札嘎仁波切著:山法宝鬘论(四)

    需此。世间法之好武器,  价值连城此山法,称赞其为宝鬘论,  此串珍珠献行者,愿能欢喜而接纳。  居于寂静处的所有修行人均需要的这部山法宝鬘论,对于放下今生、依止静处专心致志实修《菩提道次第广》与...专心一意  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,他们认为修道次第倒也可以,但供养僧众、铸造佛像、讲经说法、广作布施,功德也是非常大的。如果产生此等想法,那就应当自己提醒自己说:唉,我不要这样想,比修道次第功德更大的...

    札嘎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3642030.html
  • 有关修学教理中出现的疑问

    问:《菩提道次第》怎么解释?  答:这是一部的名称,全称是《菩提道次第》,是十四世纪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师所造,包括《广》和《略论》两部。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、觉悟之道,这条道路应当怎么走呢?这...一概而。所证的有小果、有大果,就象水果中还有苹果、西瓜的区别一样。而证果的本身既是过程,也是结果。比如菩萨的五十二位,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都算证果,当然不是最终的结果,这个问题问得太笼统。  问:请问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4242517.html
  • 净影八识义述

    识,六识,七识,八识,九识,十识,十一识,十三识,十五识,十八识,六十识。并谓“若复广,数则难穷。”照他看,八识之分,仅居其一而已,云何为八?八识义章云:  “亦得说八。如楞伽辨,于中两门。一,事妄...一、隋慧远的身价 [梁普通四年──隋开皇十三年A。D。523-595]  隋长安净影寺慧远相传是个地论师;近人梅光羲的相宗新旧两宗不同曾列此宗七大名匠,慧远犹居其一。不论梅说是否根据历史明文;但就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0442688.html
  •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(六)

    通达法义,了知佛知见,故心心寂灭,住持不动。)   解脱成熟。(十、解脱成熟。一切惑业,不能扰乱,行之既久,则无碍解脱,自然圆熟。)  佛宗喀巴大师在他所著的《菩提道次第广》中也列举了禅定的七种利益...利益他人。这项和“修诸善行”相近,但范围更广。此时,行者把善行由自身扩展到其他众生身上。在六度中,此项被归纳在持戒波罗蜜里。  佛总结上说,就是:如果你想舍弃恶行、培植众善、利益他人,则请长养你的禅定力...

    陈健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143017.html
  • 阿赖耶缘起与如来藏缘起之研究

    四圣则普为人天供养。若广三乘之别,无量无边,一如经论分别所说。如是圣者,皆为人天众生之救度者;四种圣人之出世,盖为人天世间之福音,能真实予众生以快乐,除人类之痛苦也。或曰:四圣自度而度人固矣!其度人...真如更广,即凡为生灭之赖耶必具不生灭之如来藏与无隐显之真如也。故阿赖耶依如来藏而有,而阿赖耶与如来藏,则又同依真如性也。依胜鬘,央掘摩罗、楞伽、起信等,阿赖耶与如来藏之广狭,则谓如来藏为众生本性清...

    法舫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243071.html